部的的媒体环境

Explore innovative ideas for Australia Database development.
Post Reply
tasmih1234
Posts: 170
Joined: Sat Dec 28, 2024 6:37 am

部的的媒体环境

Post by tasmih1234 »

这确实是两难,先发优势可能会被不断消解,但强行大厂化,则可能是被人拉进他们熟悉的领域里打败然后吸收——这是许多二线企业都需要警惕的事情。 小红书的优势策略,依然是差异化。它“护城河”看起来不算太宽,但幸运的是除了先发优势,还存在一些大厂很难模仿的特质。 比如它的初始用户群体,一二线城市、后、女性,这些标签的比例高到近乎不可思议,未来年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最强的一群人,同时也是舆论优势方,只要保持初始用户的粘性,完全可以不必追求全面,成为关键领域的优势平台。


又譬如小红书因为自己的“社区基因”,还处在一个缺少头中。没有断层头部主播,也没有超级KOL,虽然许多人会把缺少头部视为“不健全”和“欠发达”的表征,但没有头部实际上也保证了“腰部以下”的内容生成具 英国 whatsapp 电话号码数据 有真实性。换言之,小红书因此成为了罕见的拥有“真KO”的地方。 当社区的普通用户对于社区环境依然保有话语权,他们可以“集体议定”这个社区生产何种内容,并在这个风格中不断强化创意和经验。 而已经形成完善商业生态的腾讯、微博、抖音们做不到将话筒递给素人,这也是当前小红书一定程度上依然可以拒绝被复刻的原因之一。


所以当年的小红书没有“野心”,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的。它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和大厂鏖战,胜算堪忧,“科学种草”看上去很美好,但“玄学种草”才是小红书在帝国虎视之下,保卫自身“疆土”的基础。 全面数据化和商业化以后,真刀真枪和大厂拼效能,靠现在的底子真的可以吗? “反围剿”的钥匙,或许还藏在小红书本身的“孤岛”属性里,藏在社区化的内容生态里。曾经被视为“落后”的图文社区属性,在移动互联时代又迎来了适合自己的版本。
Post Reply